家电
电容器故障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发布日期: 2022-01-04 19:37  浏览:149

① 电容器故障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1)当发现电容器'电容器有:外壳膨胀、漏油、套管破裂、内部声音异常、外壳和接头发热、保险熔断、密集型的压力释放阀动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2)电容器开关跳闸后,应检查送电回路和电容器'电容器本身有无故障,若由于外部原因造成,可处理后进行试投,否则应对电容器进行逐台检查试验,未查明原因前,不得投运。(3)处理电容器故障时,应先将有关开关和刀闸断开,电容器接地前逐相充分放电,星形接线电容器的中性点应接地,串联电容器及与整组电容器'电容器脱离的电容器应逐个放电,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外壳也应放电。

② 电容器故障有哪些

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子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 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1. 过电压

过电压对电力电容器的危害极大。电力电容器的寿命与过电压的时间、 过电压的幅值、过 电压的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长时间过电压,会使电力电容器发热,从而加速绝缘老化 。所以当电网电压超过电力电容器额定电压1.1倍时, 应将其退出运行。 工频耐压试验装 置适用于大型的水力/火力发电机的耐压试验,采用多节电抗器并联的工作方式,调整可调 电抗器的电感量。

4. 鼓肚变形

运行中电容器油箱内部发生故障时,绝缘油被电弧的高温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会使油箱 鼓肚变形。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将其退出运行并更换备用品。

5. 电容器断路器自动跳闸

断路器跳闸后不得强送,此时首先应检查保护动作的情况及有关一次回路,如检查电容器有 无爆炸、鼓肚、喷油。并对电容器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电缆等进行检 查,判断故障性质。如无上述情况,而是由于外部故障造成母线电压波动而使断路器跳闸, 经15min后允许进行试合闸。 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送。

6. 电容器停用处理

遇有下列故障之一者,应停用电容器组,并报告值班调度员和部门领导。

(1) 电容器发生爆炸;

(2) 电容器套管发生破裂并有闪络放电;

(3) 电容器严重喷油或起火;

(4) 电容器外壳有明显膨胀,有油质流出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5%以上, 以及电容器或电 抗器内部有异常声响;

(5) 接头严重过热;

(6) 密集型电容器油温超过65℃,或压力释放阀动。

在供电系统中,根据《预防电容器装置事故的技术措施》中规定:对高压并联电容器部分, 应定 期进行电容器组单台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推荐使用不拆连接线的测量方法,避免因 拆装连接线导致套管受力而发生套管漏油的故障。因此可采用全自动电容电感测试仪对电容 器进行检测,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③ 单相电动机出现电容故障应该怎样检修呢

造成电容发生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电容因长期使用,引线头断开,或者长期存放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而受潮腐蚀、漏电,使引线霉烂,导致引出线接触不良、断线或失效。电容断路则副绕组电路不通,电动机便无法启动运转。

②当电动机长期在过高电压下运行,电容的绝缘介质因击穿而短路或断路。若短路的电容接在副绕组中,因回路中电流过大,会导致副绕组过热或烧毁。

③当电解电容或复合介质金属化电容因质量问题或受潮等原因而容量逐渐变小、自然失效时,电动机的启动转矩将随之降低,会造成电动机启动困难或不能启动。自然失效的电容将使电动机运转失常或倒转,有时当电动机通电后不转时,若转动电动机,则会按转动方向旋转。

④ 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应该如何处理

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查电容器组接线是否完整、牢固,是否有缺相现象,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

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⑤ 电解电容常见的故障

由于电解电容有正负极性,因此在电路中使用时不能颠倒联接。在电源电路中,输出正电压时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输出端,负极接地,输出负电压时则负极接输出端,正极接地。当电源电路中的滤波电容极性接反时,因电容的滤波作用大大降低,一方面引起电源输出电压波动,另一方面又相当于一个电阻,容易发热。当反向电压超过某值时,电容的反向漏电电阻将变得很小,这样通电不久,就可能使电容因过热而炸裂损坏。
# g+ X7 j: X- m1 k0 y0 _1 T( ^5 G1 v" s0 Z; {7 x, o# Y8 Z
2、加在电解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工作电压,在设计实际电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留有一定的裕量。在设计稳压电源的滤波电容时,如果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时,变压器二次侧的整流电压可达22V,此时选择耐压为25V的电解电容一般可满足要求。但是,假如交流电源电压波动很大且有可能上升到250V以上时,最好选择耐压30V以上的电解电容。

⑥ 常见空调电容故障维修方法有哪些

排除方法
用万用表、电笔遂项检查排除故障。
保险丝坏则更换保险丝,电线断则更换电线

⑦ 电容器在运行中的故障应怎样处理

1. 过电压

过电压对电力电容器的危害极大。电力电容器的寿命与过电压的时间、 过电压的幅值、过 电压的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长时间过电压,会使电力电容器发热,从而加速绝缘老化 。所以当电网电压超过电力电容器额定电压1.1倍时, 应将其退出运行。 工频耐压试验装 置适用于大型的水力/火力发电机的耐压试验,采用多节电抗器并联的工作方式,调整可调 电抗器的电感量。

2. 过电流

当电容器电流超过1.3倍额定电流或三相不平衡电流超过5%时,应将其退出运行。因为电流 过大,将造成电容器的烧坏事故。

3. 渗漏油

电力电容器是全密封设备,密封不严则空气、水分以及杂质都可能进入电力电容器内部。当 电容器发生渗漏油时,则应减轻负载或降低周围环境温度,但不宜长期运行。若发现电力电 容器严重渗漏油,则应尽快将其停用。

4. 鼓肚变形

运行中电容器油箱内部发生故障时,绝缘油被电弧的高温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会使油箱 鼓肚变形。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将其退出运行并更换备用品。

5. 电容器断路器自动跳闸

断路器跳闸后不得强送,此时首先应检查保护动作的情况及有关一次回路,如检查电容器有 无爆炸、鼓肚、喷油。并对电容器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电缆等进行检 查,判断故障性质。如无上述情况,而是由于外部故障造成母线电压波动而使断路器跳闸, 经15min后允许进行试合闸。 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送。

6. 电容器停用处理

遇有下列故障之一者,应停用电容器组,并报告值班调度员和部门领导。

(1) 电容器发生爆炸;

(2) 电容器套管发生破裂并有闪络放电;

(3) 电容器严重喷油或起火;

(4) 电容器外壳有明显膨胀,有油质流出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5%以上, 以及电容器或电 抗器内部有异常声响;

(5) 接头严重过热;

(6) 密集型电容器油温超过65℃,或压力释放阀动。

⑧ 电容器的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应对

贴片电容器常见的故障有端头氧化上锡不良

⑨ 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当发现电容器的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1)电容器外壳膨胀或漏油。
(2)套管破裂,发生闪络有火花。
(3)电容器内部声音异常。
(4)外壳温升高于55℃以上示温片脱落。
2、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爆炸着火时,就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和干式灭火器灭火。
(2)当电容器的保险熔断时,应向调度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拉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切断电源对其进行放电,先进行外部检查,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现象等,并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检查电容器组接线是否完整、牢固,是否有缺相现象,如未发现故障现象,可换好保险后投入。如送电后保险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而恢复对其余部分送电。如果在保险熔断的同时,断路器也跳闸,此时不可强送。须待上述检查完毕换好保险后再投入。
(3)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保险未断,应先对电容器放电三分钟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母线电压波动所致。经检查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需按制度办事,对电容器逐渐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
3、处理故障电容器时的安全事项。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后,拉开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并对电容器组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变压器或放电电压互感器放电之后,由于部分残余电荷一时放不尽,应将接地的接地端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卡子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保险熔断等现象,因此仍可能有部分电荷未放出来,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以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推荐资讯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