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热盘线圈
1.线圈的线圈电感:先将多芯高韧性丝包线绞绕或多芯线(股数一般在25股以上),再将这类多芯线由内至外单面平绕
30圈上下(普遍至少为28圈,较多为36图)。线圈电感方位,既可按反方向方位,也可按顺时针。随后将线圈平整、
定形,运用三防漆黏贴并稳定在加热盘托盘上。从加热盘正脸看,线圈外观设计如下图1所显示(图1为反方向单面平绕)。

2.线圈的技术参数及接法:线圈内孔直徑一般为40mm多一点,线圈外侧直徑多见170mm上下,有一些中小型的则为140mm上下。选用多芯丝包线线圈电感,可以提升线圈Q值,有益于减少动能耗损。电磁灶高频率串联谐振一般为25kHz~30kHz,谐振电容器多见0.20uF—0.24uF,测算线圈电感器量大概在140uH-200uH范畴内,具体多见160uH上下。
一般把线圈的内孔导线称之为“首端”,外部导线称之为“尾端”,接法如下图2所显示。本图为尾端接过滤 300V,始线接IGBT管C极。

二、加热盘托盘
1.托盘的材料:托盘一般由聚氨酯树脂抑制而成,但之中务必加上铁氧体粉末状做为填充物,与此同时还需要嵌入多条由铁氧体做成的导磁条卡,目地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铁氧体的导带磁,避免磁感应从加热盘下方位外泄露,进而清除电磁辐射和伤害,保证应用安全性。
2.托盘的造型设计:托盘外圆直径一般为190mm上下,中小型的则为155mm上下,薄厚7—8mm。托盘的核心一部分和托盘的内孔一部分,根据“轮辐”组合成一体,并且导磁条卡就嵌入在这种轮辐上。从加热盘反面看,图3a有8条轮辐,呈“米”字型,嵌入7根导磁条卡,有一条轮辐被线圈导线所占有。图3b有6条主轮辐和6条副轮辐,呈“小雪花”状,6条主轮辐全嵌入导磁条卡,线圈导线不占有轮辐的部位。此外,在托盘核心一部分还安裝了温度感应器,用于检验灶面溫度的转变。感应器有二种,一种为负温度系数的温度传感器;另一种为温度开关,溫度一切正常时电源开关接入,若超温则断掉。

三、检修常见问题
1.因为电磁灶的线路板都放置加热盘的下边,因此检修时要将加热盘拆卸。拆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维护加热盘线圈的绝缘电阻和整平。
除此之外还应留意一些加热盘线圈有“正负极”,假如将线圈原先的接法接错,电磁灶便会发生“锅检”阻碍,不认锅或认锅艰难,导致电磁灶不可以正常的工作中。因而检修时,应记牢初始接法,尤其是这些线圈导线首端和尾端长短相差不多,并且又不能辨别的,最好是拿笔做上标记。
2.留意炒锅的“锅质”。因为电磁灶是运用电流的磁效应开展热传递的,因而对炒锅的“锅质”有非常严谨的规定。假如“锅质”欠佳,不但会危害电磁灶的火力点,减少热效,并且还会继续减少使用期限,乃至导致电磁灶毁坏。因而一定要用电磁灶专用型炒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