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986916

中山大学校长、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

发布日期: 2021-12-26 01:55 浏览:125
核心摘要:罗俊说,“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拖曳控制三大关键技术,以及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和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

       新华社广州5月21日电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军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经过多次评估,去年年底发射升空的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每一项技术指标都优于任务目标。

   

       天琴一号是国家航天局正式批准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试验卫星。去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成功发射,承担了天琴计划六项技术的在轨验证任务,任务持续6个月。

   

       罗军表示,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三大关键技术: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牵引控制,以及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和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

   

       其中,高精度惯性传感技术在轨试验结果比国内现有水平提高了两个以上,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精度惯性基准技术的国家。微牛级可变推力空调推进系统在轨试验结果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验证结果超出预期。除了验证技术本身的成熟外,它还离不开卫星平台的优异性能。这是科研机构与工业部门之间的美丽合作。罗军说。

   

       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到2035年左右,在距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形成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造一个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因为由三颗卫星组成的编队在天空中看起来像竖琴,所以被称为天琴。

   

       根据天琴计划的技术路线图,该计划将分阶段实施,通过发射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测试卫星(单星)和发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测试卫星(双轨四星),使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成熟,最终发射三颗天琴卫星组成编队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记者郑天虹、马晓成、周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网络转载资源,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未核实,本平台仅提供查询服务,如遇侵权、有害信息等,请联系网站管理员QQ通知, 我们将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下一篇:

民旺保险柜全国售后电话(2024更新)

上一篇:

从5G到新基建,边缘计算CDN趁势而为